泉州,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自古就与众多国家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其文化交流的故事源远流长,在新时代也依然扮演着文化交流的关键角色。

泉州南音,是闽南地区的传统音乐,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见证了泉州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近十年来,泉州南音乐团曾前往十几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巡演近30次,自泉州申遗成功后,泉州南音乐团多次出访东南亚、欧洲等国,并前往联合国总部进行交流,成果斐然。舞台上,南音表演艺术家们用婉转的歌声和娴熟的演奏,将泉州南音的独特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交流不仅是音乐的传递,更是心灵的沟通,让不同国度的人们深深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折服。

泉州南音传承中心主任庄丽芬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南音表演艺术家,曾带领泉州南音乐团赴多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她告诉记者,每抵达一个国家,南音乐团的成员都会和当地的音乐艺术家们进行互动交流,用当地的传统乐器来演奏南音,也用南音来演奏当地的音乐。“这种跨文化的音乐交流,不仅促进了南音在国际上的传播,让更多人领略到南音的独特魅力,也为南音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在交流过程中,庄丽芬深切感受到不同国家音乐文化的丰富多样和独特韵味。

2023年5月,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赴联合国总部展演。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 供图

除此之外,泉州南音乐团赴国外进行演出交流之余,还会进入当地的学生课堂中去向异国的孩子们展示南音的独特魅力。课堂上,成员们耐心地为学生们讲解南音的历史渊源、演奏技巧和艺术特点,并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弹奏南音传统乐器。这样的文化交流,不仅让异国的孩子们了解南音艺术,更是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文化交流与理解的种子,为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友谊搭建了艺术的桥梁。

近十年来,泉州先后组织200多个文化团、3000多人前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流,邀请50多个国家和地区、170个团队、2600多人来泉交流。在深化国际交流的同时,泉州积极链接全球资源,举行了一系列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如2023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在泉州举行,来自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柬埔寨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纪录片制作人、导演、专家学者与会,展开“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纪实影像文化交流;2019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华裔师生海丝文化宣传交流系列活动的举办,推进了泉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推动青年学子自觉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建设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

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开幕式。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除举行相关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泉州还致力于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值得一提的是,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自2014年起便永久落户泉州,并成功举办五届。第五届“海艺节”吸引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52个文化团体1500多名艺术家、专家学者汇聚泉州,通过开展演出、展览、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增进友谊,共话未来发展,成为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增进民心相通、传承弘扬“丝路精神”的重要舞台。

作为全国著名侨乡,泉州现有海外泉籍华侨华人950万人,占全国近1/6,基于此,泉州的海外华侨文化交流活动更是开展得有声有色。“世界记忆遗产·侨批”主题文学创作大赛如今已举办两届,面向全球华人征集侨批题材原创文学作品,吸引着越来越多海外文学爱好者撰写新的侨批故事,让承载着厚重华侨精神的侨批历久弥新。此外,泉州还积极开展海外华裔青少年网上夏令营,将世遗泉州和侨批、华侨民居、侨捐建筑等华侨遗存列入特色课程,精心设计各种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家的营员参加,让海外华裔了解家乡,增进了他们对祖辈的家国情怀和回馈桑梓历史的了解。

泉州侨批文化展走进印尼,印尼华侨正在展示侨批文创主题信封。泉州市档案馆 供图

2024年7月11日,“海丝泉州走进千岛之国”活动在印尼举行,包含“世界记忆 海丝遗珍”泉州侨批文化展、“根脉寻踪”族谱展、“宋元中国·海丝泉州”摄影艺术展三大板块,汇集泉州旅印尼侨胞相关侨批190多件、移民印尼的泉州家族族谱等历史资料1500多册(含电子族谱)、海丝泉州主题摄影作品100幅,回顾华侨华人尤其是泉州籍侨胞向印尼迁移的历史踪迹及其积极投身侨居地发展建设的历程,多方位展现民间友好往来、文化交流的历史。“海丝泉州走进千岛之国”活动的举办,为展示世遗文化、华侨文化,促进中印尼两国文化交流,增进两国民间友好往来提供了重要平台。

未来,泉州将坚定不移地发挥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独特优势,持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通过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交流领域,创新交流形式,书写出更加绚丽多彩、动人心弦的文化交流新篇章。(记者 黄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