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大学生在舞动疗愈团体辅导活动后合影。

24日,闽清县梅溪镇樟洋村下起绵绵春雨,气温骤降。

在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闽清站的老厝里,火热的氛围与天气形成鲜明的对比。“大家可以想一个舞蹈动作,用来表现自己的名字,轮流介绍自己。”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的陈慧琳引导现场的两岸大学生,用舞蹈的方式认识彼此。

随后,一旁的小助手,同样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的台湾学生谢宗佑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小道具——在田埂边折下的花枝和地上的落叶,“我们可以拿着它们跟随老师一起舞动,感受大自然的能量,通过这样的方式舒缓情绪、释放压力”。

很快,本就年龄相仿的年轻大学生们打成了一片。带来此次两岸青年舞动疗愈团体辅导的,正是“舞鼓丰登”青少年舞动疗愈项目的创始人陈慧琳。她向记者介绍,这是一个两岸青年共创项目,主要是创新性地以舞动疗愈疏导青少年尤其是乡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有10多名台湾同学加入我们这个志愿团队。在日常活动中,他们对孩子们的耐心、细心以及对现场氛围的把控,都让整体活动增色不少。”陈慧琳说。

当日,由共青团福州市委、闽清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第三届“数字赋能 乐动青春”青连两岸交流营活动在樟洋村举行。活动以“‘奋勇争先 青春先行’两岸青年联合创新行动”为主题,邀请了100余名两岸师生、企业代表共同参与。活动通过“DeepSeek村长”农文旅实操成果展示、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艺术展等形式,共同研讨并推进两岸青年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

活动中,来自两岸不同高校的大学生们进行了项目路演。福建农林大学的学子们带来了“青榄金萃”复合益生菌橄榄饮料项目,助力闽清橄榄产业的优化升级;华侨大学的“星语音梦”孤独症儿童音乐疗愈项目,用音乐为孤独症儿童带去希望和梦想;福建医科大学的“微笑快车”口腔治疗公益服务项目,通过移动医疗车为偏远山村的老人小孩带去健康口腔的理念和诊疗……

“乡村是两岸青年追梦、筑梦、圆梦的大舞台,期待通过这样的活动,搭建两岸青年交流合作的平台,引导两岸青年关注乡村发展机遇,同时吸引两岸青年人才扎根乡村、创业项目落地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共青团福州市委相关负责人说。

两天的交流营活动在两岸青年们的相识相知中落下帷幕。来自华侨大学的台湾学生顾大卫学习的是物联网工程专业,在此次活动中被聘为首批“DeepSeek村长”之一,通过培训后将在未来进驻闽清试点村庄助力农村的智能化发展。

“虽然活动短暂,但我收获颇丰。我希望大家都能为理想而拼搏,一起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顾大卫说。记者 汪洁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