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岛潮涌风再起。
近日,在平潭综合实验区档案与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现场,分线管理展示中心正在进行全面装修,工人们忙着安装护墙板,一派繁忙景象。
作为实验区新一轮封关运作的重点展示窗口,分线管理展示中心建成后将对外展示“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监管模式下,部门信息互联、企业交互联动、人员货物实时监控等智慧化、信息化管理功能。
何为“新一轮封关”?首先,封关是指在平潭主岛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设立“一线”,“一线”内为海关监管区域;在平潭主岛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其他地区之间设立“二线”,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
而新一轮封关运作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首次将平潭主岛明确为海关监管区域,为适用更加便利的海关监管措施提供基本依据;二是由“一线放宽”转为“一线放开”,人员、货物、商品进出往来更加便利,对外开放能级进一步提升;三是产业导向更加明确,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对外开放需求,配套调整“一线”不予免(保)税货物清单、“二线”不予退税货物清单,进一步强化要素吸引力。
推动实施新一轮封关,意义何在?实验区创新研究院相关专家这样解释:通俗地说,平潭全岛将成为一个“境内关外”区域,在岛内可以享受“免保退选”等优惠税收政策,进一步激活平潭产业创新力,激活外贸增长新动能。
省委党校闽台研究院院长罗海成认为,这有助于深化两岸共同市场先行区域建设,通过放宽市场准入,降低贸易、金融、信息服务等领域门槛,有利于合作布局保税加工、保税物流等业态,形成跨境产业链协同效应,促进两岸共同市场先行区域建设与新一轮封关政策红利同步释放。
那么,老百姓将迎来怎样的利好?福建江夏学院金融学院教授丁杰表示,通过政策红利释放、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两岸产业链深度融合、叠加多重消费场景等方面,将显著提升当地百姓的经济收入、就业机会和生活品质。
启动新一轮封关运作,意味着更高水平的开放,必须精心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眼下,平潭锚定新一轮封关运作,动作不断。当地政府正加快落实新一轮封关运作工作部署,紧密跟踪国家层面核心政策研究制定进度,全力推进海关智慧监管、智慧口岸公共服务平台等实验区封关运作监管工程。
同时,持续深化项目谋划和业态招商,力争6月底具备新一轮封关运作条件。“伴随‘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监管模式正式运行,将进一步畅通实验区对外开放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数据流等要素往来渠道,全面支撑实验区打造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国际化开放交流平台。”实验区经发局口岸工作处处长毕太说。
“冲锋号”持续吹响。前不久召开的实验区封关运作协调机制第四次会议提出,要确保软硬件项目序时推进,为封关运作打下坚实基础。要强化服务促招商,围绕跨境电商、生物医药、赛车、游艇、海洋装备、影视、保税加工等优势产业,逐个产业研究、逐条政策梳理、主动上门宣传推介,为企业投资精准“导航”,以实绩实效助推封关运作和更高水平开放。
接下来,平潭将基于监管办法和两个清单,深化游艇、赛车、生物医药、影视、保税加工等特色业态筹划和招商工作,力争新一轮封关后同步落地一批新兴业态。(何燕 张哲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