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远扬藻业股份有限公司向厦门海关申报的一批约2.3吨的烤紫菜经检验检疫合格后顺利出口。据厦门海关统计,一季度福建省出口藻类1908.70吨,同比增长20.23%。
据厦门海关人士介绍,福建省藻类出口以深加工产品为主导,涵盖盐渍裙带菜、烤紫菜、海藻沙拉等高附加值品类,其中盐腌海带最受海外消费者青睐,出口数量占比同期福建省藻类出口的32.41%。从企业性质来看,民营企业仍占主导地位,出口数量占比九成。此外,藻类出口市场也在持续拓展,除传统亚洲市场外,西欧、北非等新兴市场的表现也十分亮眼,出口数量同比增长14.5倍、2.5倍。
漳州是藻类养殖的重要地区,也是藻类加工的核心区。在漳州东山绵延的海岸线上有许多紫菜养殖基地,如今紫菜采收工作正热火朝天地进行中。养殖户们驾驶渔船穿梭于整齐排列的养殖架间,动作娴熟地将紫菜从网帘上剥离、打包,满载紫菜的渔船在海上往来如织。这些刚采收的紫菜被运进福建省远扬藻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经过清洗除杂、高温烘干、分拣包装等多道工序后,即将摇身变成高品质的烤紫菜。“优质原料精深加工是公司产品具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我们今年的藻类产品出口迎来开门红,并有望争取更多订单。”福建省远扬藻业股份有限公司林汉斌经理高兴地说道。
要让藻类产品鲜飘海外,速度是关键。厦门海关推出多项便利措施,为藻类出口按下“加速键”,指导辖区藻类出口企业进行无纸化申报,依托属地查检系统“云签发”功能,即时出具检验检疫证书,开通“绿色通道”,对保鲜期短的产品优先实施查检,压缩通关时间。
“为了确保出口藻类产品质量,我们成立专家组深入养殖基地和生产车间,从源头把控质量。对紫菜、海带等原料的养殖环境、加工流程中的卫生条件等进行严格检查。”厦门海关所属东山海关副关长林布置表示,将继续深化“关企联动”,支持企业拓展预制菜、藻类护肤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从“靠海吃海”到“向海图强”的跃升。(通讯员 黄晨寅 陈紫微)